大鼠心肌细胞H9C2是一种广泛用于研究心脏生理和心血管药理学的细胞系。该细胞系起初是从雄性热带鱼中分离出来的,但后来经过改造被用来模拟人类心肌细胞。H9C2细胞具有许多与真实心肌细胞相似的特征,如收缩功能、细胞形态、代谢途径和钙离子内流等。它们可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药物或刺激剂来激活或抑制不同的信号通路,进而模拟心脏疾病的表现和治疗响应。
大鼠心肌细胞H9C2有什么作用?
是一种常用的小鼠来源的肌细胞,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药物筛选以及相关基础研究领域。H9C2起初是由ATCC(美国细胞库)分离出来的,在体外培养中可以衍生成多个亚克隆种类并形成间充质或纤维样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H9C2主要分布于心脏,并具有与心肌细胞相似的特征和调控机制。因此,研究人员通常利用该细胞系来进行心脏疾病模型的构建、心脏细胞生长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及登记某些疾病发生机理等方面的探究。在心肌疾病方面,H9C2可用于模拟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长期高压、细胞毒性等实验条件,从而寻找治疗药物和探究相关信号传导途径等机制。同时,还可以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将其转化为疾病模型进行深入研究。
以下是大鼠心肌细胞H9C2的培养方法:
1.所需物品:
1.1.带血清DMEM培养基(10%)
1.2.胰蛋白酶/EDTA0.25%
1.3.固定化牛血清白蛋白
2.步骤:
2.1.将培养皿室至CO2孵化器中6小时以去除残余辐射。
2.2.在(37℃和5%CO2)下将80%的H9C2细胞传递到新鲜的75cm2培养皿中,细胞密度为1x106个/ml。
2.3.使用10ml带血清DMEM将每个细胞站洗涤两次。
2.4.将细胞培养至80%移植和细胞滋润。
2.5.当分泌物微薄时,使用0.25%胰蛋白酶/EDTA进行细胞分离,并停止酶作用。
2.6.加入固定化牛血清白蛋白以去除不需要贴壁的细胞。
2.7.用6.mL带血清DMEM孵育细胞5-6天。
3.注意事项:
3.1.细胞应在空气-液体界面上被涂覆,并保持在CO2(5%)中。
3.2.培养基的更换取决于对其使用频率,细胞数量以及其他因素的考虑。一般建议每2-3天更换1次培养基。